电动自行车已成广州中心城区交通顽疾,交警将这么治理!

  7月6日,南都记者从广州交警获悉,近年来,广州市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呈高发态势,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今年以来发生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189宗,死亡24人,同比分别上升56.2%、14.29%,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按照全省、全市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的部署,为切实改善广州市道路交通秩序,提升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水平,3月1日起,广州全市开展为期300天的“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专项行动”,多部门联勤联动,聚焦电动自行车治理问题,通过“网格整治、源头治理”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理举措,全力改善广州市道路交通秩序。

  

  广州交警查处电动自行车各类交通违法。通讯员供图

  目前,广州交警在全市设置了274个示范路口,加强电动自行车通行秩序管控,同时每月定期组织开展2-3次“红棉剑锋”全市统一行动,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各区政府,通过定点设卡、路口管控、巡逻管控相结合的措施,共同加强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的整治。据统计,3月1日至今,全市共查处电动自行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0.1万宗。

  广州交警表示,驾驶电动自行车乱穿插、闯红灯、逆行、不戴头盔等违法行为,是造成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有调查显示,在人口密集、车流量大、慢行系统不完善的中心城区,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尤为严重,相比外围城区明显,电动自行车交通问题,已成为城市交通治理的顽疾。

  针对广州全市尤其是中心城区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乱象,广州交警将采取多项治理措施,如严查严管,打击超标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依据《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规定》规定,电动自行车有拼装、改装、加装违法行为的,一律予以查扣,对拼装的车辆依法销毁,对非法加装装置的,予以拆除。

  与此同时,广州将搭建交通秩序网格化治理体系,目前在全市建立了11个区级大网格、177个街镇级小网格,每个小网格划分若干重点区域、路段、路口,发动保安、协管、联防、志愿者等力量共同参与网格劝导,结合“五选一”执法模式(即罚款、抄写法规条文、志愿参与交通秩序维护、观看警示视频、朋友圈集赞),全面加强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的劝导教育,严格管理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

  

  广州交警采取多项举措治理电动自行车乱象。通讯员供图

  此外,广州交警将会在全市推广“扫码劝导”模式,通过让电动自行车违法驾驶人扫描二维码,记录其违法信息、个人信息,形成数据库,达到一定次数后,采取电话短信提示、上门劝导教育、禁止电动自行车出入居住社区等方式,加强违法驾驶人的源头管理。

  对于市民的出行需求,广州交警还会推动交通运输部门优化调整全市公交线路,加强地铁、居民区、商业中心等区域末端接驳,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率;协调各区政府加强推广“便民小公交”,切实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会同规划、交通等部门,加强非机动车道规划和恢复,在有条件的道路设置机非隔离,规范电动自行车通行秩序。

  采写:南都记者何生廷通讯员交宣


臭氧发生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