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干姐姐 http://www.piaoliangganjiejie.com/
十次求和,十次翻脸。澳大利亚的反复无常似乎早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只是这次又是什么理由让澳大利亚挺起了腰杆,又能坚持多久呢?当我们深究其原的时候,才发现是那么的荒诞可笑!
在6月15日,莫里森吹嘘:“自己获得了大量支持,签下庞大协议,中国不足为惧!”此言一出,澳洲政客充分发挥听风就是雨的特性,鼓吹澳大利亚在G7峰会上获得盟友援助,北约将支持澳大利亚经济等等。这些“一眼假”的消息却被他们津津乐道。让他们如此信心满满的根源,来自于澳大利亚和英国签下的一纸协议。
6月14日莫里森和约翰逊确定了一份自贸协定,这份协定在双方僵持了数月之后终于在双方各退一步的情况下,达成一致。就是这样一份协议,让澳大利亚政客感觉盟友又一次眷顾了自己,感觉自己已经摆脱了中国的限制。实际上,英国的自贸协定相比于失去的中国市场,无异于杯水车薪。哪怕是比英国体量更大的欧盟也难以填补中国市场走后留下的份额缺口。
那么这块市场份额被谁拿走了?当然是澳大利亚的“好盟友”美国了。然而此时的澳大利亚还抱着刚敲定的自贸协定沾沾自喜疯狂叫嚣。澳媒体更是以这份协定能为澳大利亚带来13亿收益而欢欣雀跃。但放眼数据对比,区区13亿,连一个中澳主要贸易的产品收益都比不过。澳大利亚政客媒体为了叫嚣中国选择性“失明”。把英国的小恩小惠当作拯救经济的“灵丹妙药”,着实有些荒诞!
但这份自贸协定并不是一点用处也没有。至少它能稍微缓和澳大利亚的国内矛盾。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协定需要经过两国议会通过后才能落地实施,莫里森和约翰逊的口头约定,只是签署协议的开头,结尾如何大家还不得而知。澳大利亚每次叫嚣,都是依靠盟友的怂恿和资助,其手段之拙劣让人不忍直视。希望澳大利亚明白一个道理,只有自身强大才有长久平等交流的资本,依靠所谓的盟友只不过能发出几声刺耳的尖叫,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若澳大利亚能够正视中国,尊重中国。澳方自己也可以及时止损,悬崖勒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