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视频 http://www.bugu120.com/videos/
太长不看版:
1.70年前,中美国力对比,中国除了人口多外,其他国力指标都大大落后于美国。但中国还是赢了,是志愿军战士们用血肉之躯创造了这一奇迹。2.今天,美国再次把中国当成对手,誓要遏制中国复兴。70年前,中国能赢,今天的中国,凭什么不能赢?3.就电影论电影:《长津湖》的题材非常好,但100分的题材,被导演拍成了70分电影。陈凯歌已经不是那个拍《霸王别姬》的陈凯歌了。朝鲜战争,志愿军的每一个真实故事,都是绝佳的电影题材,真心希望能有导演把它们拍好。
01
70年前,抗美,中国赢了
电影《长津湖》里,抗美援朝的决定,好像很容易下。
其实不然。
根据教员的秘书胡乔木回忆,“我在主席身边工作二十多年,记得有两件事是主席很难下决心。一件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一件就是1946年我们准备同国民党彻底决裂。”
决心难下,是因为教员知兵。
自古知兵非好战,教员从不想打仗,1946年如此,1950年亦是如此。
尤其是在我方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打仗,决心更难下。
新中国成立初年,中美的差距有多大呢?
人口:
1950年,中国人口5.5亿,世界第一。
同年,美国人口1.5亿,世界第四。
经济:
新中国官方的GDP统计只能追溯到1952年,按美元计价,为300亿美元。
同年,美国GDP为3673亿美元,中国的12倍有余。
粮食:
1950年,中国的三大主粮(水稻、小麦、玉米)产量为8350万吨。
同年,美国这三种农作物的产量共计9970万吨。
内类:
1950年,中国的肉类总产量在300万吨上下
同年,美国肉产量为1173万吨。
这也是为什么,志愿军在战场上,只能吃炒面、冻土豆,美军则可以顿顿大口吃肉。
到了战争中期,国内掀起给志愿军捐鸡蛋的运动,前线的志愿军才能一天吃上一个煮熟的鸡蛋。
物资:
1950年,中国的棉花产量为69万吨,世界第三。
同年,美国的棉花产量为218万吨,世界第一。
长津湖战役,我军冻死冻伤数万人,不仅仅是因为棉花产量少,更因为缺乏制造设备、铁路与汽车运输。
1950年,中国的钢产量为61万吨。
同年,美国的钢产量是9683.6万吨,是中国的近160倍。
1950年,中国的原油产量为20万吨。
同年,美国的原油产量约为2.82亿吨,是中国的1400倍。
1950年,中国生产汽车0辆,坦克0辆,飞机0架。
同年,美国生产了近800万辆汽车,坦克和飞机不计其数。
在《二战时,制造业如何拯救美国:四天一艘船、一天五架飞机》里,有详细描述美国制造业的恐怖实力。
如果你是朝鲜战争上的美军总指挥麦克阿瑟将军,你也会认为圣诞节能带着士兵们回家。
打仗打的就是国力,70年前中美的国力差距,简直到了恐怖的地步。
中国除了人口比美国多,没有一个国力指标是超过美国的。
尤其是现代战争中需要到的物资,中国根本没法和美国比。
但中国还是赢了。
那年,中国打赢美国,是奇迹。
共产党人不信鬼神,这奇迹不是老天爷给的,甚至老天爷还欺负我们,零下四十度的冬天,欺负我们没棉衣啊。
这奇迹是中国军人靠血肉之躯打出来的。
没有爆破坦克的重武器,士兵就拿着炸药包钻进坦克车底,一人换一辆坦克。
全世界也只有中国军人敢这样干。
也只有这样干,在国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中国才能赢。
02
现在,抗美,中国一样能赢
50后到80后,这段时间出生的人,成年后,看到中美的差距仍在,他们也没经历过中国打赢美国的那场战争。
所以,崇美、恐美,成了部分人的价值观。
他们仰视美国,认为美国什么都是对的,只要中美哪里不一样,肯定是中国方向错了。
哪怕是美国毫无廉耻地找中国的茬,打压中国高科技,抓中国人当人质,这些人也认为是中国不遵守规则在先。
幸运的是,中国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今时今日的中国,棉花、粮食、肉类、钢铁、汽车、发电量都已经超过美国,有些甚至是美国的数倍。
钢铁产量是美国的10倍以上,发电量是美国的两倍以上。
中国的制造业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产值是美国的两倍,比第二、第三、第四名的美德日加起来还要多。
是的,现在的中国年轻人,已经可以平视美国了。
每次提到这些成绩,总有人会说,中国是大而不强,中国的高科技比美国还是差远了。
确实,论高科技的整体实力,现在的中国还比不上美国。
但中国的高科技在成长,哪怕是面对美国的打压,中国的高科技产业依旧蓬勃发展。
美国对华为已经是极限打压了,但华为不仅没有倒,这两年的营收照样实现增长。
从去年开始,A股上的高科技板块涨势喜人,资本是最聪明,如果不是看好中国的高科技,它们不会真金白银地把钱投到里面。
中美在高科技领域的差距再大,也没70年前中美的差距大。
70年前中国能赢,凭什么你觉得今天的中国不能赢?
外国人能造,中国也能造。
没有谁能阻挡中国前进道路。
再过十年,国内崇美、恐美的人,还有美国人,都会明白这一点。
03
最后,就电影论电影
《长津湖》的题材非常好,但100分的题材,被导演拍成了70分。
这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但不会成为经典。
《长津湖》的编剧是《士兵突击》和《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兰晓龙,在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士兵突击》的影子。
《士兵突击》里的钢七连,和钢七连的多少号兵的荣誉称号,也放在了《长津湖》里。
演员也都是好演员,演技都在线。
这锅,不赖编剧,不赖演员,得导演背。
执导《长津湖》的是陈凯歌、徐克、林超贤。
陈凯歌这辈子,就只拍过一部好电影,那就是《霸王别姬》,那是他的巅峰。
每次看陈凯歌的电影,我都会怀疑,他真的是拍《霸王别姬》的导演吗?为什么会拍得那么烂?他拍《霸王别姬》的功力去哪里了?
李诚儒在综艺《演员请就位》中称自从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之后就不敢看陈凯歌导演的作品了
徐克的作品,巅峰是《新龙门客栈》和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前几年的《智取威虎山》也拍得不错,水平没有明显下降。
林超贤近些年的作品是越拍越好,《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帮助他登上一流导演的级别。
但说实话,拍《长津湖》这样的题材,三个导演的功力都不够火候。
陈凯歌已经不是拍《霸王别姬》的陈凯歌了。
徐克和林超贤的水平在,但对于《长津湖》如此宏大的题材,他们内功不够。
如果说国内哪个导演能拍好《长津湖》,我的看法是,冯小刚。
冯小刚的《集结号》、《一九四二》、《芳华》,里面都有战争片的影子。
冯小刚把人性、战友情、战场场面,都安排得非常到位。
而且这三部电影都没有出现虎头蛇尾,在片尾升华时,能引发观众的思考,可以看出冯小刚对电影整体把控还是非常有水平。
最为重要是的,冯小刚的这三部电影,让人看了后,会回味,并非激情完了就结束了。
抗美援朝,志愿军的每一个真实故事,都能成为绝佳的电影题材。
真心希望有导演能把它们拍好,能拍成经久不衰的经典,不管经过多少年,我们拿出来看时,依然会感动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