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木心。
很多人都喜欢这句诗,都对那个时代的爱情发出由衷的赞叹,只是当下的人似乎变得浮躁和现实,一生只爱一个人,好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很多人对待感情的问题,似乎很洒脱,看看当下的离婚数据,就是很好的说明,年轻人离婚再婚不稀奇,而老年人再婚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无论离婚还是丧偶,无论60岁还是70岁,不甘寂寞的老年人找另一半的积极性一点不比年轻人逊色,谈起条件来也是毫不含糊,大胆直接,年轻人听了都觉得不好意思。
于大爷今年78岁了,身体还算硬朗,老伴过世好多年了,两个女儿也早早成家,只能在平常休息的时候来看看老人家,大多时候都是于大爷自己一个人。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于大爷觉得日子太孤单了,萌生了想要找老伴的念头,两个女儿也觉得老父亲自己生活有点不放心,对再婚这个事情表示支持。
经过红娘的牵线搭桥,于大爷对75岁的李阿姨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满意,两个人决定见面聊聊,看看双方的感觉如何,再决定下一步的走向。
02.
都说眼缘很关键,第一眼瞅着这个人觉得还行,那就有可能再进一步发展,如果一打眼就感觉对方不舒服,那就真的没必要谈下去了。
于大爷和李阿姨双方的初次印象都还不错,就谈到实质问题,那就是日后这俩人成家后的经济大权归谁掌管,就是这个家谁把钱的问题。
李阿姨说自己在单位里一直是个小干部,和以前的老伴生活就是自己当家,这回还想这样,就是于大爷的工资交给她把着,自己来安排家用啥的,还强调自己不会藏心眼。
于大爷一听这话不干了,他说自己一辈子没缺过钱,况且两个女儿也嘱咐他了,这个工资卡可不能撒手,一定要自己拿着才行。
最后于大爷答应每个月给李阿姨500块钱零花用,家里的一切开销都是于大爷自己负责,李阿姨吃住自己全管了,李阿姨啥也不用操心了。
李阿姨开始对于大爷不交工资卡很失望,说对方留心眼,后来看于大爷这么爽快,也表示接受,说真这样自己还省心了呢,一分钱不用花,还有500零花钱挺好。
双方越聊越投机,都谈到婚后住谁的房子问题了,后来双方达成共识,想住哪里就住哪里,两面房子都住住,还挺有意思。
03.
大家正畅谈正欢,于大爷悄悄把红娘拉到一边,说两个人过日子就得一起睡觉,才能像一家人,不知道李阿姨现在还有没有这方面的生理需求了。
李阿姨也没有扭捏,大方地说,自己老伴都去世10多年了,自己也不知道还有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了,对于大爷的这个要求也没有表示反对。
不过李阿姨说了一句话挺有意思:好多人到了这个年纪都不行了,他自己还觉得挺能耐的!
于大爷看李阿姨对婚后的夫妻生活没什么意见,心情也大好,赶紧邀请红娘陪着李阿姨去他家里认认门,说这是自己的诚意。
于大爷关注的问题都解决了,看来这对老人的相亲是成功了,至于以后的相处磨合中,还会遇到什么问题就不好说了,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写在最后:
老年人再婚其实问题很多,也很复杂,这由于大爷和李阿姨的儿女没有参与,都自己说了算,也就只是关注生活上的一些主要问题,经济问题和夫妻生活问题。
这两个问题也是很多老年人再婚时比较关注的问题,钱财方面谁说了算,老年人有没有生理需求。
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现象,以前新闻也有报道过,有一部分老年人再婚只是在一起搭伙过日子,并没有领证,还有的人是以贴身保姆身份出现的。
有些年龄大的单身老阿姨没有退休工资,为了生活就去给人做保姆,有的人干脆就直接嫁一个有退休工资的老人,自己照顾对方的生活,也能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双方都受益。
当然也有一部分老年人是真的以感情为基础,双方情投意合才组建家庭的,只是这样的例子真的不多,我们看到的都是很现实的人生。
《都挺好》里的苏大强遇上了小保姆蔡根花,他以为自己遇上了爱情,在儿子面前宣誓主权:你蔡阿姨是我的!
可是儿子苏明哲一个心灵直击的反问,就怼的苏大强无言以对:人家为什么和你在一起?图你岁数大,图你不洗脚?
事实也狠狠扇了苏大强的脸,当蔡根花知道房子不是苏大强一个人的时候,自己就悄悄走了,去寻找下一个目标了。
有人说《乔家的儿女》里的乔祖望是苏大强的升级版,为了能和保姆曲阿英结婚,他跟自己的儿女闹情绪,他以为自己娶了保姆生活就不孤单了,可是是保姆却有自己的打算,幸好乔祖望还有最后的一丝清醒,没让对方得到老屋,可惜自己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老年人找老伴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只不过现在的老年人也很能看得开,相亲时把事情说得很清楚,这也避免了以后的麻烦事,可是这样的方式又好像是在谈生意,感觉怪怪的。
其实,现在的很多事情,我们作为旁观者也无法用对错来评价,只能说只要人家觉得自己是对的就好,不过希望老年人在选择老伴时慎重考虑,给自己留个后路。
都说人老了这一关真的不好过,一个人晚年生活幸福,才算是有一个幸福的人生结局,这一生才算圆满。
TEHEND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顾子鱼,自由撰稿人,和你一起分享有温度的情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