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新浪财经APP,查看更多资讯和大V观点
【导语】11月份上市企业出栏量明显减少,同时腌腊及灌肠双重刺激,猪价出现走高,养殖场盈利值逐渐由负转正。进入12月份猪价高位盘整之后急剧下滑,养殖场盈利值缩水,但仍为正值,因此企业淘汰速度放缓,那么明年能否进入新一轮猪周期呢?请看下文。
11月份上市企业出栏量情况
11月上市养殖企业出栏量统计
单位:万头
养殖企业
出栏量
环比涨跌幅
1-11月份出栏量
2021年出栏目标
完成率
牧原股份
387.4
-26.32%
3523.9
3600-4500
78.31%-97.89%
温氏股份
119.56
-34.29%
1412.15
2000
70.61%
正邦科技
100.38
-24.72%
1199
1200
70.61%
新希望
90.43
-24.07%
890.65
1000
98.96%
天邦股份
56.63
5.57%
391.23
700
55.89%
傲农生物
41.06
11.84%
282.89
400
70.72%
金新农
11.77
-3.01%
141.71
280
71.90%
唐人神
9.36
-45.60%
86.28
120
50.61%
目前牧原、温氏、正邦、新希望是上市企业前四强,牧原股份出栏量已经达到3523.9万头,距离最低目标,完成率达到97.89%,今年出栏量或达到4000万头。温氏股份11月销售生猪119.56万头,虽然比10月少62.4万头生猪,但仍然以19.18万头的优势,排在正邦科技之前,这已经是今年以来,温氏单月销量连续三个月超越正邦科技。
多数上市养殖集团,11月份生猪出栏量出现下滑。10月气温骤降,终端需求激增,需求量回暖,养殖场出栏积极性高,企业均超计划出栏,11月份的出栏量提前完成,导致猪源供应缩减。
不同生猪养殖方式盈利情况对比
11月份因本身供应缩减,加之季节性需求好转,腌腊、灌肠普遍,利好猪价上涨,屠宰厂收购难度较大,同时肥猪紧缺,拉涨标猪价格,整体行情一片大好。随着猪价的回升,养殖场盈利情况也得到好转,11月自繁自养扭亏为盈,月均盈利 280.42 元/头。外购仔猪因前期原料成本偏高,仍处于亏损阶段。但进入12月份以来,仔猪育肥盈利值逐渐止跌回暖。12月9日,仔猪育肥值达129.18元/头,自繁自养盈利值353.47元/头,但数值缩水。虽然自繁自养盈利值仍然高于仔猪育肥,但从9月份开始,仔猪价格在100-300之间盘整,仔猪育肥成本低于自繁自养成本,因此根据生长周期推算,仔猪盈利值在明年3-5月份高于自繁自养盈利值。
12月份因气温升高,南方腌腊情况减少,加之规模养殖企业出栏积极性高涨,猪源阶段性供应充足,需求面不济,供需博弈,猪价出现大幅回落。
由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生猪产品数据(2021年10月)中,今年三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为4348万头,并注明了“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6%,产能大幅增加,处于黄色区域”,近几月能繁母猪数量持续减少,目前养殖端处于盈利状态,因此去产能节奏放缓,或多集中明年上半年。但规模场相对于散户较为理性,具体去产能数量,仍未可知。笔者认为,在疫情相对稳定情况下,养殖场去产能有限,能繁母猪群体仍庞大,因此明年进入新一轮周周期可能性不大。(我的农产品网)
责任编辑:李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