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违规补课依然存在,原因有四个,第四个很荒唐但说了实话

网站建设 https://www.910xiao.com/

寒假违规补课依然存在,原因有四个,第四个很荒唐但说了实话。

01

“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各地对违规补课一事抓得尤其紧。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双减”不可能持久,因为补课市场需求量实在太大,补课符合绝大部分家长的意愿。因此,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严禁补课,各地的风声也很紧,但各地补课现象真的绝迹了吗?没有,各地被查处的事例只是少部分。

目前各地查实补课现象基本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常规性检查,某些消息不灵通的机构或教师会被查获;二是根据群众举报,精准查实。这两种方法都只能打击“点”,而不能查获整个“面”。因此,尽管经常听闻各地报道说又查获了某某机构或个人违规补课的事例,似乎可以表明当地落实“双减”政策很得力,但从网友的评论中可以看出,其实效果有限。

02

大家心里其实都很清楚,被查获的毕竟是少数,否则身边怎么依然有很多学生出去补课呢?假如教师(机构)都不补了,那么那些学生每天出去干什么呢?教师(机构)违规补课,在“双减”政策高压下依然存在、屡禁不止,这是什么原因?我觉得主要有四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当然和家长有关。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充分利用寒假的有利时机,好好查漏补缺或者超前学习,来年取得好成绩超越别人。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在乎成绩高低,只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整天无所事事,去补课了,好歹有一件正经事在做,省却了不少心思。

03

第二个原因自然和教师(机构)有关。补课毕竟是一件高收入的事情,假如教师个人组织补课,即使收费低廉一点,一个寒假下来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受此诱惑,部分教师就铤而走险了。还有一些教师尤其是在职教师,本不想补课的,往往禁不住亲朋好友的再三恳求而补课。假如是机构组织补课,那更是和收入有关了,机构不组织补课,那只能等着倒闭。

第三个原因和有关部门的执行有关。有关部门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力量全方位查处,只能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被查处的比例应该不高,这就使得不少人心存侥幸心理。而且被查出后,假如是对职教师处罚力度一般都很大,严重的会失去工作;但对机构一类的处罚就轻得多了,无非是约谈负责人、退回所受补课费等,似乎并没有伤到筋骨。

04

以上三个原因都很正常,不少人表示理解,因此对补课行为进行处罚,有人鼓掌表示支持,有人出于自身利益表示反对。这实质是对“双减”政策的两种不同态度,有人反对也实属正常,不必过分计较,相信随着“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大家的看法会趋于一致的。

第四个原因很荒唐,但说出了一点实话。我看到在一些处罚在职教师违规补课的报道下面,有人这样留言——能被家长千万百计缠着补课的教师绝对是优秀的教师,只有那些没家长惦记的教师才会遵守“双减”政策。确实只有教学好的教师才会受到家长的青睐、学生的喜欢。不过这可能也是教师顶风补课的一个原因吧——被家长“哄抬了身价,忘乎所以”了。

面对高压,补课依然存在,除了以上四个原因,还有其他原因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