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成为寻找配偶简单粗暴的方式,互相基于自身的需求提出各自的要求,恋爱乃至婚姻在相亲面前成了一场匹配的游戏,互相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也就代表着相亲的成功,反之,则意味着失败。
不同于年轻人的相亲,中老年人因为离异或者丧偶人群日益增多,孤独的他们也有择偶的需求,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陪伴自己度过余生,只是因为中老年人经历过婚姻,他们的择偶需求更贴近现实层面,相亲成了赤果果的谈判拉锯战。
47岁的张秀艳(化名)有过2次婚姻,据张大姐本人所讲,第一段婚姻,丈夫是她的初恋,结果婚后外出打工3年没给过她一个电话,也没给过她一分钱。
张大姐独自一人抚养孩子,结果等来的却是丈夫背叛的消息,绝望之下两人办理了离婚手续,有了第一段婚姻失败的阴影,对于第二段婚姻,张大姐显得尤为谨慎。
经人介绍认识了第二任丈夫,两人认识2个月便闪婚,因为害怕丈夫再次背叛自己,她整天神经高度紧张,经常查看丈夫手机。
即便如此,丈夫依旧偷偷背着她与她人聊天,被张大姐发现后两人迅速爆发冲突,而冲突的形式更是从语言升级到肢体,张大姐自称两人经常打架,她不堪丈夫暴力殴打报警就报了5次,第二段婚姻依旧以失败告终。
离婚后的张大姐为了生存,干过很多工作,甚至一度干过主播,如今她的工作是给烧烤店当临时工以及手机刷单,每个月可以赚2000元左右。
一个人生活久了心里也倍感孤独,张大姐坦言还是想找一个老伴一起过好后半生,对于择偶的要求,张大姐表示鉴于前两段失败的婚姻,她表示对方如果正常上班,她要求月收入五六千左右,如果在外打工,月收入要求在一万左右。
红娘将张大姐介绍给了当地57岁的蔡敬国(化名)大叔,蔡大叔在农业局当技术员,属于事业编,月收入5500元,在当地而言并不算少。
蔡大叔表示之前因为事业编改革,他的收入有所下降,而他的前妻是一名老师,待遇要比蔡大叔高,因为收入差距问题,前妻经常抱怨蔡大叔无能,最后前妻在同事的挑唆下与蔡大叔离了婚。
两人也算惺惺相惜,相亲当天,张大姐带着自己的闺蜜一同前往蔡大叔家中,刚坐下不久,张大姐的老父亲也骑电动车赶到现场,表示要为女儿把把关。
看到来人声势浩大,蔡大叔强颜欢笑的背后略有不满,他认为刚开始接触就一下子带这么多人,根本没有没必要,毕竟八字还没一撇。
但既然来了那只能硬着头皮相亲,两人互相介绍了各自的情况,张大姐听完后表示蔡大叔虽然比自己大了10岁,但人在农业局带编工作,条件不错,自己可以接受。
而蔡大叔也表示张大姐是一个苦命的女人,生活上应该也是一把能手,可以当自己的贤内助,就在两人准备进一步了解时,这时张大姐爆出一个隐情和要求。
她声称自己身体不算太好,患有类风湿,所以找老伴也就是希望找个条件好点的男人,能够担待自己,同时,由于自己没有固定单位和工作,所以她希望婚后蔡大叔能帮她缴纳社保。
蔡大叔听闻立马眉头紧凑,他坦言类风湿无法根治,而且非常需要花费金钱和精力,他5500元的收入恐怕很难承担她今后的医药费。
对于要求缴纳社保的要求,蔡大叔坦言既然是找后老伴,说白了,他只是渴望找一个保姆类型的老伴,他出钱对方出力做贡献,两人各取所需在一起,以后谁一旦生病了,一拍两散,互相都不给对方增添麻烦,这样的干脆利索他认为也挺不错。
蔡大叔认为张大姐依仗自己是一个女人,身体不好不能做多少事,还要帮她缴社保,蔡大叔当场反问张大姐:那你的作用在哪里呢?
说到激动处,蔡大叔声称花钱找一个保姆也没这么贵,1500元一个月的保姆大把人在,自己什么好处捞不着,还要往里面倒贴,张大姐这样的老伴他不敢苟同。
听到蔡大叔如此评价自己,张大姐气愤地带着闺蜜就要离开,准备结束相亲,事后她对红娘单独表示,自己作为一个女人,只能指望男人,这也是一个男人的担当和责任,蔡大叔要求找保姆类型的女人简直没把她当人看待,完全不是要真心找老伴的态度。
就连张大姐的老父亲也对蔡大叔的言论表示不满,认为男人既然要找后老伴,就应该互相担待,把老伴比作保姆,他无法接受这样的思想,双方相亲最终不欢而散。
张大姐和蔡大叔的相亲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如今中老年人寻找配偶的想法和观念,他们的态度更加务实,不再将感情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更多关注满足自己的实际需求,简言之就是一句话:各取所需。
可是各取所需的前提是建立在互相满足的前提之上,只考虑自己的需求,却无法为对方提供价值需求,那么这种“各取所需”的价值利益联盟便很难形成。
对于这一点,蔡大叔考虑得相对直白和现实,他将中老年人再婚视作是寻找保姆型老伴,虽然说法和比喻可能不算充分恰当,但也确实反映了这个年龄阶段人的真实心里想法。
他们其实都曾有过婚姻,目前也有儿女,所以再婚的目的并非为了生儿育女,仅仅是找一个拐杖,希望当年老之时,对方能成为自己的依靠,平时的时候对方能排遣自己内心的孤寂,仅此而已,淡化了感情,强化了工具人的作用。
因此,这种结合本身就存有强烈的功利心在作祟,既然如此,男女双方都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需要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同时自己又能为对方提供什么,只想到自己的需求,可是对方并没有义务为自己的需求买单。
张大姐相亲的失败恰恰也就在于此,不仅自我定位有一定偏差,而且价值观也存在一定的“双标”,提要求时没考虑到自身的价值,被对方以“保姆论”拒绝后,又责怪对方不是真心找老伴,没有从感情角度出发。
人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并不难,最难的是认识自己的缺点,所以张大姐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一股脑提要求时有没有从感情角度出发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通过这件事,也是比较发人省醒,如果中老年人寻找另一半,都只从个人实际需求出发,而忽略了情感,那么这种组合恐怕也是比较松散,既然是结婚,那么没有感情的婚姻如同行尸走肉。
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既要考虑到实际条件能否支撑未来两人的生活,更要考虑两人是否在一起有产生感情的可能,而不是有乐时共同享受,有难时却各奔东西,相信这种冷漠自私的婚姻也并不为人所认同。
婚姻不是简单的搭伙过日子,对方也不是简单的保姆角色,人到中老年,更应该找一个知冷知热的伴侣,能够互相搀扶着共度晚年,温暖彼此的心,同时也互为彼此的拐杖,这样的婚姻才能让人看到幸福的暖流。
你们如何看到张大姐相亲时提出的这些要求?对于蔡大叔的“保姆论”,你们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谢谢!
文|培大大
未经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拆解、搬运、抄袭、洗稿本文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