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入朝作战?争辩异常激烈,2人坚决反对,彭总霸气发言镇全场

科技类自媒体

01

1950年10月2日,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在中南海颐年堂举行,讨论是否出兵援助朝鲜。

其实在这次会议之前,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已经经过多次沟通,二人均认为应该出兵援助朝鲜。但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气氛非常民主,二人觉得还是应当召开一次会议,听一听大家的意见,共同研究一下是否应当出兵援朝。

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都懂得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会议开始后,两人都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让其他人先说说想法。

大家于是开始畅所欲言。结果稍稍出乎毛、周二人的意料,不同意出兵的竟然不在少数,而反对尤其激烈的2人,则完全出乎毛、周二人的意料。

一人是林彪,这位经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锤炼,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军事奇才,竟然对抗美援朝有着这么强烈的抵制!

林彪说道:“出兵援朝,面临很多现实困难。第一,我们的实力远远不如美国,他们有强大的空军,我们有吗?没有。他们有庞大的海军,我们有吗?也没有。他们一个师有多少门大炮大家知道吗?有几百门!我们呢?我们一个军才三十几门!这仗怎么打?

第二,我们打了太多年的仗!从红军打到解放军,打了二十几年,现在我们胜利了,老百姓高兴得很,战士们高兴得很,因为大家都希望和平。以前,为了吃饱饭,为了能过上好日子,他们拿起枪跟我们走,现在解放了,又要他们拿枪,他们愿意吗?”

毛泽东同志继续抽烟,没有说话,这位他一手培养起来的爱将这番言论,让他感觉比较失望。这番话,彻底体现出了林彪的两点不足:一是格局不大、视野不宽,二是拈轻怕重、没有血性。

先说格局和视野的问题。解放了就意味着和平了吗?一旦美国帮助韩国彻底击败了朝鲜,将会把整个朝鲜半岛全部变成美国的军事管制区(或者叫殖民地),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就在东北,与朝鲜半岛只隔着一条不算太宽的鸭绿江,卧榻之侧趴着一只猛虎,随时随地可以跨过鸭绿江来咬一口,还怎么抓发展?还怎么求和平?越不打,才越没有和平!

再说血性和勇气的问题。共产党的队伍最不怕的就是硬仗,从红军时代开始,无论是反围剿,还是长征,还是抗日战争期间的敌后斗争,甚至解放战争期间,哪一次实力不是比敌人弱?但最终不都还是赢了?靠的是什么?是信仰,是勇气,是坚信明天一定会更好的信念。仗还没打,就开始怂,那可不是共产党人的性格!

02

另一个反对出兵人是谁?

他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东北人民政府主席——高岗。高岗的言辞比较激烈。他着急地说:“打仗要打实力,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卫新中国,是为了反抗帝国主义霸权,这我们都懂,而且从道义上说也没错,但我们也应当看到,苏联比我们强大多了,还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老大哥,他们都不打,我们为什么要打?我们这点家底,去和美国硬碰,即便赢了,要付出多大代价?”

林彪,是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商定好的出兵朝鲜的统帅。

高岗,是朝鲜战场的直接后方——东北的主政长官,是抗美援朝的后方保障。

就如同一场足球比赛,前锋不想踢,后卫不想守,仗还怎么打?肯定打不赢!

没办法,毛泽东同志只好宣布暂时休会。

会后,毛泽东同志问周恩来同志:你怎么看?

周恩来同志说:我认为还是应当打。

毛泽东同志说:林彪看来是扛不起这杆大旗了,为将者都没有必胜的信念,怎么带领部队打胜仗!还是得换个人。

周恩来同志问:那主席认为,换谁合适呢?

毛泽东同志看着天上的星星,眼前浮现出一个伟岸的身影,那是他多年的亲密战友,是所向披靡的优秀将领……

03

会议那天,彭德怀还在大西北,为胜利后的经济建设问题绞尽脑汁。西北的日子太苦了,好不容易解放了,必须把经济好好抓一抓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副天大的重担,将会压在他的肩膀上。

10月4日,彭德怀正召开西北厅局级以上干部会,商讨西北经济发展问题,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自称是中央办公厅的,根据毛主席指示,要把彭总立刻接到北京去。

彭德怀党性观念非常强,拿了两个凉馒头,喝了一杯半冷半热的水,着急忙慌地上了飞机。

彭德怀到北京后,颐年堂的第二场会还没结束,会上的争论仍然非常激烈,一部分人认为应当出兵援朝,另一部分人坚决反对出兵援朝。

会议依然没有实质性的结果。

会后,毛、周、彭三人进行了一次至关重要的谈话。作为一名经过战火历练、指挥作战能力极强的大将,彭德怀早就关注着朝鲜局势,并且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言语铿锵的表示:“如果战争非打不可,晚打不如早打!”

这与毛、周二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毛泽东同志笑着说:我这个救兵搬对喽!

彭德怀心里其实考虑了三点,但当时没说,但是在之后的牢狱生涯中,彭总认真记述了当时的内心考量:

第一,美国占领朝鲜后,与我国隔江相望,对东北造成很大威胁。美国还控制了台湾海峡,对华东、上海又造成很大威胁。那时候,只要美国想入侵我国,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借口。老虎向来是要吃人的,向他让步是不行的,他们敢来侵略,我们就要敢于反侵略。

第二,美国有优势,我们也有优势。它利速决,我利长期;它利正规战,我利对付日本那一套,何况我们现在有全国政权,有苏联支持,比抗日战争时期强多了!

第三,我们出兵,能够鼓励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侵略的民族民主革命。为了扩大社会主义阵营,也得出兵。

04

次日下午,会议继续。中央的高层领导基本上到齐,除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大书记,还有陈云、康生、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邓小平、张闻天、彭德怀、林彪等人。

林彪还是极力反对,周恩来劝他,说:等到美军打到鸭绿江时,他不会停下的,会得寸进尺,侵略者是不会止步的!

林彪不说话了,但还是不想打。

彭德怀同志突然站起来了,说:“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果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战争,随时可以找到借口!”

毛泽东同志扔掉手中的烟,振奋地说道:“彭老总说得对!出兵困难很多,但唇亡齿寒、户破堂危,我们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出兵决策就此确定。

但林彪还是固执己见。在10月6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未参会,周恩来同志主持),他又发表言辞激烈的言论:“我们打了几十年仗了!人心思和!现在出国打仗不得人心!何况刚刚解放,国内经济这么个烂摊子,军队装备没有改善,土匪猖獗,我们自己都顾不过来,还要出去打!再说,我们打美国的现代化,能打过吗?我觉得中央还是要慎重行事!”

周恩来同志向来温和,这时也忍不住发火了,他对林彪说:“现在不是讨论出不出兵的问题,而是如何落实毛主席决定的问题!”

会后,周恩来同志向毛泽东同志汇报会议情况,说:“大部分同志意见统一了,同意出兵,但个别同志还是极力反对,尤其是林彪同志。”

毛泽东同志终于发火了:“林彪打仗谨慎有余胆略不足,一向如此。他再怎么说道理,也大不过一条,那就是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友好邻邦,我们不能见死不救!林彪害怕美国的现代化,害怕美国的原子弹,怕什么?他有他的原子弹,我有我的手榴弹!我相信手榴弹一定可以打败原子弹,归根结底不是原子弹消灭人民,而是人民消灭原子弹!”

10月8日,毛泽东同志提议,政治局一致通过,由彭德怀同志率军入朝作战!

05

话又说回来,林彪和高岗的有那样的想法和言论也无可厚非,毕竟我们党的党内民主氛围是十分浓厚的,理越辨越明,但不得不说,他们的站位低了、格局小了,缺乏前瞻性。他们只看到困难,看不到背后的危机,更看不到胜利的意义。抗美援朝竟取得那么多那么大的胜利,意义是极其深远的。因为战争的胜利,对内,凝聚力空前高涨,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对外,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

这一仗,打得对,打得值!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