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别等走到人生尽头才明白,人这一辈子,只能依靠一个人

小说ip http://http:www.td010.com

插图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独自在家写作的这些年,我渐渐与外界隔绝开来,除了偶尔去超市买菜以外,几乎不会外出。没有朋友,没有社交活动,也没有需要去的地方,只是默默地跟自己待着,默默地看书,写作,陪猫,做自己喜欢的事。

一开始会觉得孤独,会觉得这样活着似乎没有什么意思,大家的生活好像都是多姿多彩的,只有我,整个世界都慢慢变成了黑白色。

但是慢慢地,我的态度改观了,我发现跟自己待着,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不用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所累,不用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做一些身不由己的事,只是自在的,坦然的,随心的过自己的日子。

除此之外,还可以尽情地看书,尽情地充实自己,尽管物质世界很乏味,很枯燥,但精神世界却可以很辽阔,很丰富。

有那么一瞬间,我好像理解了杨绛先生所提的精神的高度、宽度和广度。她也是一个从小喜欢读书的人,读书已经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她和钱钟书彼此吸引,也是因为志同道合,因为两人都酷爱读书。

读书能带给一个人什么影响呢?最明显的就是生活态度的转变。对于杨绛先生来说,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里,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她都能笑着去面对。

哪怕后来在抗战期间,日子过得极其艰难,甚至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她也依然没有手足无措,让自己陷入慌乱的境地,而是始终不慌不忙,泰然自若。

这大概就是读书的力量吧,读书会修炼一个人的灵魂,让思想变得有高度,有深度。遇事不会慌张,只会冷静思考,这是书本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

杨绛先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她的父亲杨荫杭是我国近代史上的进步学者和法学家,而她的姑姑杨荫榆,则是民国时期的女教育家。

可以说,她热爱读书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父亲曾经问她:“你那么热爱读书,如果一天不让你读,你会怎么样?”

她答道:“我会觉得一天白活了,不读书的日子就像喝白开水,寡淡无味。”

渐渐地,书本成了她生命里的一部分,在陪钱钟书去国外留学的那段时间,她更是大量地阅读,两个人每天泡在图书馆里,面对面坐着,看到感悟深的地方就彼此沟通和交流。他们不仅是夫妻,更是亲人,是朋友。

也正因如此,钱钟书去世以后,杨绛先生觉得自己的人生也没有盼头了,恨不得跟他一起走,但她很快让自己冷静下来,开始整理钱钟书留下的遗稿。

她知道,这件事只有自己能做,只有完成他的梦想,他才能走得安生。没有人比自己更懂他了,懂他就要尊重他,按照他期望的样子生活着。

杨绛先生和钱钟书一生只有一个女儿,可惜女儿和钱钟书一样也患了癌症,两个人离世的时间前后不到一年,这大抵杨绛先生最崩溃的一段时间了。

好在她没有放任自己悲痛下去,很快重拾了对于生活的热爱和信心,她知道自己比以前任务更重了,是一个人带着三个人的梦想在生活,没有理由不好好的。

于是在九十三岁那年,她出版了那本风靡全球的回忆录《我们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带着这样的初衷去写,满满都是温情,这也是很多人在读这本书时,读哭了的原因。

她的感情太真挚了,没有歇斯底里的崩溃,只是娓娓道来便足以撼动人心。她回忆一家三口相处时的点点滴滴时,内心是温暖的,幸福的,所以她的文字无比感人。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他们的相处方式,明白什么是最好的爱情、婚姻和家庭,无论是哪一个层面,我们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我曾试着换位思考,想着一个人的内心得有多么强大,才能忍受丈夫和女儿的离世而不抱怨命运,不丧失对于生活的信心呢?

想着想着,我沉默了,我觉得自己是想象不到的,哪怕只是假装亲人不在了,也会觉得无比崩溃。但杨绛先生做到了,而且做得更好,她不仅有一颗强大的内心,还有一个极其丰富的灵魂和极其辽阔的、内在的精神世界。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这一生能依靠的,只有一个人,那便是自己。

没有人可以陪我们到生命的终结,除了自己以外,哪怕是另一半,哪怕是子女,也不能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有跟自己和解,才能笑看人生风雨,只有和自己做朋友,才能不孤独。

恰如杨绛先生曾经说:“我渐渐发现,一个人活着其实仅仅是一个人的事,生活关照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身上的每一颗痣,不一定了解我的心,精神交流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的心,却又常常拂我的意。

快乐来了,最快乐的是自己,苦难来了,最苦难的也是自己。”

从这段话就可以看出,世界上未必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感同身受,无论好的坏的,都要自己一力承担。只有内心足够强大,才能不被外界的困难压垮,读书多了,格局自然也就大了。

杨绛先生的一生宛如一本书,值得我们细心去品读,从她的爱情、婚姻、家庭、人生、爱好、习惯、处世哲学等等各个层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如果我们能从她的文字里悟透一二,或许我们的人生也能充满智慧,我们也能因此而活得更加通透,更加明白。

推荐两本关于杨绛先生的书,一本书那本风靡全球的、很多人应该都知道的回忆录《我们仨》,书中记录了杨绛、钱钟书和其女儿钱瑗相处的点点滴滴,可以路过他们的一生,学到很多为己所用的正面的东西。

我们仨当代文学散笔杨绛钱钟书钱瑗的回忆录

查看

另外一本是杨绛先生的自传,细致又具体地讲解了她的生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她,了解她,等真的认识了,了解了,你就会知道她远比笔下描绘的更加伟大,更加优雅。

杨绛传-永不褪色的优雅传记写杨绛先生的书

查看

上一篇:

下一篇: